在中国女排近期的训练中,一场别开生面的 "位置互换" 趣味环节引发阵阵欢笑。副攻手王媛媛临时客串二传手,用标志性的 "高海拔传球" 让队友们忍俊不禁,训练场秒变欢乐海洋。
跨界挑战:副攻变身 "战术大脑"
当天训练进入对抗环节时,主教练蔡斌突然宣布变阵:"王媛媛,今天你当二传!" 这一指令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—— 副攻手通常负责网前拦网和快攻,而二传手需要精准分配球权,堪称球队的 "战术大脑"。但王媛媛却二话不说,撸起袖子就站到了二传位置,还开玩笑说:"我这身高传球,对方副攻估计得跳起来接吧!"
事实证明,这位 "临时二传" 的表现堪称 "笑果十足"。首次传球时,王媛媛习惯性地用副攻手法将球 "推" 向网前,结果球直接飞过了三米网高,落在了后排自由人郑益昕的脚边。郑益昕捂着肚子笑到直不起腰:"媛媛姐,你这是要让我当主攻手吗?" 更有趣的是,当主攻手李盈莹准备扣球时,王媛媛却把球传到了她的头顶上方,李盈莹只能无奈地用头顶球过网,引发全场爆笑。
欢乐背后:战术多样性的探索
看似玩笑的训练安排,实则暗藏战术深意。根据训练现场的观察记录,这种位置互换在中国女排的训练中并非首次。早在 2024 年 6 月的球迷互动活动中,王媛媛就曾在表演赛中客串二传,而袁心玥则打起了接应位置。主教练蔡斌表示:"通过位置互换,既能让队员体验不同角色的压力,也能激发她们的战术创造力。"
这种训练方式确实收到了奇效。在当天的对抗赛中,当王媛媛逐渐适应二传节奏后,突然给副攻手袁心玥传出一记隐蔽的背飞球。尽管袁心玥同样处于 "客串状态",但两人的默契配合还是成功突破了对手的防线。场边观战的助理教练不禁赞叹:"这种非常规配合,说不定能在关键时刻成为破局利器。"
团队凝聚力:在笑声中成长
训练结束后,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感受。王媛媛坦言:"当二传手太难了!每一次传球都要考虑队友的位置、对手的防守,还要控制球的弧度和速度。" 主攻手张常宁则笑着说:"平时总抱怨二传传球不到位,今天才知道她们有多不容易。"
这种换位体验不仅增进了队员间的理解,更让团队氛围变得更加融洽。根据训练日志记录,在过去的集训中,蔡斌教练组经常安排类似的趣味训练,比如让接应龚翔宇练习一传,让副攻袁心玥加练传球技术。这些看似 "不务正业" 的安排,实际上是为了提升队员的全面性和团队协作能力。正如蔡斌所说:"排球是一项集体运动,只有每个人都能理解队友的辛苦,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。"
未来展望:全能型球员的培养
事实上,这种位置互换训练并非中国女排首创。在国际排坛,日本女排、意大利女排等强队都曾通过类似方式培养出多名 "万金油" 球员。例如,日本女排的古贺纱理那既能打主攻,也能客串接应;意大利女排的塞拉则在接应和主攻位置上都有出色表现。
对于中国女排来说,这种训练模式正逐渐显现成效。从龚翔宇在 2020 年排超决赛中客串二传的惊艳表现,到王媛媛在趣味训练中的快速适应,都证明了中国球员的可塑性。随着东京奥运周期的临近,这种全能型球员的培养模式,或许能为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上带来更多战术选择。

训练结束时,夕阳的余晖洒在排球场上。王媛媛和二传手刁琳宇互相搭着肩膀走向更衣室,还在讨论着刚才的传球技巧。而远处的球网上,还挂着几个被 "高海拔传球" 打歪的排球 —— 这些充满欢乐的瞬间,都将成为中国女排备战路上最珍贵的记忆。
DB旗舰官网